大疫三年的國慶旅游市場,透露了什么重要信號?
節前,受區域性點狀疫情多發的影響,各地大面積倡導居民“就地過節”,此次國慶假期國內游市場依舊呈現出了長線旅游受“冷”,近郊游、本地游“熱”的明顯特征,城市微旅游和周邊露營日漸成為主流,“詩和遠方”已經人們成為不可企及的生活向往。
旅行旅行關鍵在“行”,沒有詩和遠方的旅行,再好的風景只不過是一首咀嚼無味的“老詩”。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25554.11萬人次,日均發送3650.6萬人次,比2021年同期(國慶7天假期)日均下降36.4%,比2020年同期(國慶8天假期)日均下降41.4%,比2019年同期(國慶7天假期)日均下降58.1%。
由此可見,疫情仍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影響化旅行業蘇醒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未來旅行業蘇醒的進程仍然取決于“出行政策”的彈性調整與人員合理流動。否則,再高端的線上游和云中游都無法拉動“吃住行游購娛”這架巨大的消費“馬車”。
二、各地周邊游火爆,但關鍵數據卻羞于出口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國慶節假期7天,受疫情影響,本地游、周邊游仍是廣大居民出行首選,國慶假日期間選擇跨省游和省內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分別下降了14.4和9.5個百分點。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別達23.8%、22.6%和16.8%。
如此火爆的國慶周邊游,真的能夠拯救各地的假期旅游市場嗎?
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中,僅有浙江、湖北、福建、河南、四川、云南、遼寧、江蘇、湖南、寧夏、海南等11省份及北京、上海、重慶3個直轄市對外發布了國慶假期文旅市場數據,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應了此次國慶假期旅游行業的基本現狀。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與2021年國慶假期相比較,在已發布2022年國慶假期相關旅游數據的14個?。▍^、市)中,浙江、湖北和福建3省表現尤為亮眼,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均實現了新突破。其中,浙江省共接待游客3292.3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61.5億元(游客人均花費1098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0.8%和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7.1%。
浙江省之所以能拔得頭籌,主要得益于省內游與省外客源市場的雙向發力。據浙江省文旅廳發布的國慶假日旅游監測數據顯示,按照旅游客源市場結構分,省內游(全域流動)占比高達83.2%(較2021年同期提高了11個百分點,較2020年同期提高了18.2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提高了25.9個百分點);省外游客占比為16.8%,客源地比重列前三的分別是上海、江蘇和廣東。
從傳統業態看,浙江省納入監測的258家4A級以上景區接待游客826萬人次,占總接待游客人數(3292.3萬人次)的25.1%,同比上升3.5%。其中,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前5的景區為杭州西湖景區、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永嘉縣楠溪江風景區、普陀山風景旅游區和千島湖景區,彰顯了核心景區的引領效應。
反觀2022年國慶假期接待游客人次排在前3位的湖北?。?384.54萬人次)、四川?。?326.33萬人次)、河南?。?995.85萬人次),雖然接待游客人次均接近或突破4000萬,但國內旅游收入均未突破300億元,與浙江?。?61.5億元)相比差額在130億至200億區間。充分說明,盡管本地游、周邊游成為各地國慶旅游市場的增量,但消費張力和消費水平明顯不及省內游和長線游,這也多數省份羞于公布相關數據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多家OTA旅行平臺也發布了《2022年國慶假期旅游總結報告》。據途牛報告顯示,本地游、周邊游主導了今年國慶旅游消費市場,出游人次占比為68%。攜程報告顯示,今年國慶最火爆的本地周邊游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深圳、南京、成都、重慶、長沙、蘇州、合肥、武漢、寧波、西安、濟南等城市。
然而,事實證明沒有數據作支撐的旅游市場報告,再好的排名都是一種誤導,甚至成為一些城市官方發布信息的依據。據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全國37個旅游樞紐城市和副省級單列市,僅有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等15個重點城市對外發布了國慶假期旅游數據,真實排名與相關平臺排名形成強烈反差。
例如,鄭州市文旅局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7天,鄭州市共接待游客1186.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中秋假期增長14.34%,均超過了北京(689.3萬人次)、上海(1067萬人次)和廣州(856萬人次)游客接待量;福州市文旅局官方數據顯示,國慶假期福州市累計接待游客407.8萬人次,同比增長61.6%,實現旅游收入26億元,增長1.6倍。
數據不會說謊,除了上述個別省份及少數重點城市外,在一片防控聲中結束的2022年“十一”黃金周,絕對是過去所有十一黃金周中最慘的一個。十一長假期間,此前途牛發布的“2022國慶長線游熱門目的地TOP10”榜單中,有近半數的城市因區域性疫情宣布臨時全域靜態管理,甚至連周邊游也受到嚴重影響。
例如,10月3號,節前剛剛恢復的三亞,因為兩例新增,不得不再次對包括游客在內的全員進行核酸排查。同日,西雙版納發布通告,從2022年10月3日8時起,對景洪市告莊西雙景、華福公寓實行臨時靜默管理。10月6日,湖南鳳凰縣城區臨時實施全域靜默管理,原則上不進不出。
從人潮洶涌的大都市涌向偏辟的小縣城或鄉村,這種“反向旅游”其實早在鄉村旅游崛起之時就已經悄然形成,就像當初很多都市人群紛紛涌入鄉村或集鎮尋找鄉愁一樣。只是隨著疫后生活模式的改變,被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賦予了新的外延和潮流代標簽罷了。
據去哪兒平臺顯示,國慶長假前后,黑龍江鶴崗、陜西漢中、新疆克拉瑪依、海南保亭、青海海東、陜西延安、遼寧遼陽、湖北荊門、海南文昌、黑龍江伊春等非傳統典型的旅游城市四星、五星酒店暑期預訂量同比增長均超3倍,其中甘肅臨夏、寧夏石嘴山、內蒙古巴彥淖爾、四川遂寧酒店等四星、五星酒店預訂量同比2021年增長均超10倍。
另據攜程10月7日發布的《2022年國慶假期旅游總結報告》顯示,隨著周邊旅游經濟不斷被深挖,福建、廣東、安徽、浙江等地涌現出一批周邊新晉小眾旅游目的地,如泉州(增長463%)、莆田(增長415%)、南平(增長228%)、揭陽(增長100%)、汕尾(增長55%)、延吉(增長32%)、潮州(增長30%)、黃山(增長20%)、安慶(增長20%)、溫州(增長15%)等。
與此同時,在周邊游及“反向游”帶動下,近郊露營旅游熱度不減。飛豬平臺顯示,國慶期間露營訂單量較節前增長1.3倍,“露營+飛盤”“露營+騎行”“露營+燒烤”“露營+自然寫生”“露營+昆蟲探秘”等個性化玩法頗受歡迎。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國慶期間露營訂單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漲410%。據業內預測,目前我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約300億,到2025年預計達到562億,年復合增速超過15%。
這也意味著,未來的旅游市場將依然面臨“長線游”與“反向游”雙向作戰,直面“大眾化”與“小眾化”的多重選擇,前者依賴于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后者則需要文旅等部門因時、因勢、因需規范引導。唯此,才能更加主動、更加從容地應對未來各種挑戰,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