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發布 洛陽被列入重點旅游城市建設名單
近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為未來5年的文旅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洛陽被列入重點旅游城市建設名單,將迎諸多發展機遇。
《規劃》表示,要綜合考慮文脈、地脈、水脈、交通干線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統籌生態安全和旅游業發展,以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和絲綢之路旅游帶、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沿海黃金旅游帶、京哈—京港澳高鐵沿線、太行山—武陵山、萬里茶道等為依托,構建“點狀輻射、帶狀串聯、網狀協同”的全國旅游空間新格局。同時,優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局,洛陽與廈門、青島、大連、三亞等城市一同被列為建設重點旅游城市。
《規劃》提出,將進行跨區域特色旅游功能區和國家旅游風景道布局,其中重點推動中原文化旅游區、大運河風景道等。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提出加快建設大運河、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突出“千年運河”“九曲黃河”整體辨識度。其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被列入近期重點建設區。
在不久前發布的《洛陽市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行動計劃》(下稱《計劃》)中,諸多內容與《規劃》相互呼應?!队媱潯访鞔_,到2023年,洛陽將建成黃河文化公園洛陽片區、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等一批黃河文化地標。
其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行動明確,要系統保護黃河文化遺產,全面推進二里頭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積極開展“萬里茶道”和“關圣文化史跡”聯合申遺,推動隋唐大運河倉窖遺址保護展示中心和倉窖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文化旅游品牌創塑行動提出,打好“黃河文化”牌,謀劃實施沿黃旅游帶通景線建設,加快推動沿黃生態廊道、小浪底庫區港航工程等項目建設,推動龍門石窟、小浪底、龍潭峽、黛眉山等沿黃旅游景區品質提升,打造黃河文化與旅游融合示范帶;打好“盛世隋唐”牌,加快推進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項目建設,持續加強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隋唐風貌群環境提升,進一步提升隋唐大運河中心城市地位。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洛陽元素”頻頻亮相國家規劃,彰顯了國家對洛陽文化旅游發展的高度重視與關注,也為洛陽文旅發展進一步提振了信心。下一步,全市文旅系統將主動融入國家規劃,堅持創新引領、創意驅動、市場主導,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加快建設全省文化中心、全國文創高地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助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為實現“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在重振洛陽輝煌中貢獻文旅力量。
本文轉自《洛陽網》